农业大棚带来的经济效益
|
作者:站长 日期:2019/7/22 12:12:54 人气:1474 标签:行业动态
|
维意园林网7月8日消息,在满目葱茏、阡陌纵横的田野上成方连片的大棚,银光闪闪,如一浪浪的碧波连绵开去,一望无际,成为兴安盟科右前旗大地一道别致的风景。 从牛拉人扛、单家独户的传统耕作,到今天以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品牌化为特征的现代设施农业,从传统到现代的精彩嬗变,兴安盟科右前旗仅仅用了5年时间。 如今,设施农业大棚利用率达到100%,收益率也实现了100%,种植、采摘等7807栋各类大棚占地面积12080亩,分布10个乡镇,35个村嘎查,从业户数4989户,带动了7502人致富。 1000块钱可以承包大棚3年 科右前旗巴拉格歹乡兴安村返乡菜农王慧搞大棚种植尝到了甜头。3年前,她和丈夫一直在外打工,常年奔波,十分辛苦。听说村里实施生态移民工程,不仅帮助村民盖楼房,还要在流转出来的土地上建设设施农业园区,发展蔬菜种植业,于是两人返回家乡,开始在家门口创业致富。 “掏1000块钱可以承包大棚3年,缺技术有人教,缺资金有补贴,缺销路有人跑,你说咱老百姓图的不就是个安稳挣钱过日子吗?有这样的好政策,谁还出去奔波?”如今,王慧和丈夫经营着蔬菜大棚3栋,每年各式菜品收入稳定在15万元左右。“每天都能见到回头钱,比打工一年结一年工钱可强太多了,这大棚就是个‘聚宝盆’,这日子越干越有奔头。”王慧对如今的生活很知足。 设施农业彻底改变了广大农民种田吃饭靠天、一年只收获一个秋儿,且无保障的传统农业生产格局。走进该旗阿力得尔苏木混都冷嘎查吴庆华的蔬菜大棚,一行行整齐的架子上爬满了嫩绿的豆角,返乡一年多的吴庆华一边忙碌一边高兴地说,“这农民种地得变,以前不信种大棚有多厉害,眼看着一个个都发了家,咱也得赶紧变了,现在我家这一亩大棚轻松挣个两三万元,亩效益比过去种地至少翻了5倍。” 为了帮助农牧民搭建好致富的“聚宝盆”,从2009年起,旗级财政部门连续5年每年划拨2000万元产业化资金重点扶持设施农业,王慧、吴庆华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今年,按照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该旗还将新建设施温室大棚300栋,投入补贴资金300万元,每栋面积为450平方米的大棚给予农牧民补贴1万元,50栋以上的大棚区给予安装电力、修路。 采摘的收入比卖菜提高三分之一 入春以来,科右前旗科尔沁镇平安村民黄玉芬的采摘大棚宾客盈门。一提起休闲的好去处,城里人都瞄上了离乌兰浩特市最近的科右前旗科尔沁镇的大棚采摘园区。 市民李先生是采摘游的热衷者。他说,采摘游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游客在园内不仅可以亲手采摘果菜,还可以了解到果菜的品种、生长习性和培育过程等,这让人们在参与劳动的同时还增长了知识、了解了自然。能够尝尝自己亲手采摘的新鲜瓜果蔬菜的确是一种享受,尤其对于孩子,恐怕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些香瓜、草莓是怎么生长的。 到农田里采摘应季蔬菜,到果园里收获满枝的硕果,不仅使科尔沁镇车水马龙,也给主人带来了新的经济效益。正在拾掇葡萄架子的黄玉芬说:“我有5个大棚,有甜瓜、葡萄、提子,经常光顾的都是城里人。种植采摘大棚的收入比卖菜能提高三分之一,这大棚真聚财呀。”自从发展采摘农业后,她家的年收入都在15万元左右。 科尔沁镇人盯着城里人的菜篮子,为发展好农民的菜园子,制定了“蔬菜上山、葡萄下川、食用菌进庭院”的发展思路,积极建设供应城市居民的绿色、有机蔬菜基地,打造城郊型观光农业园区,提升棚膜经济在农业产出上的比重。 “黄玉芬的采摘大棚属于科尔沁镇‘观光葡萄园’的一部分,镇里投入建设资金200多万元,栽植了24个葡萄品种,在这里,游客可以体验种植、采摘、酿酒、烹饪、餐饮一条龙的娱乐项目,效益很可观。”科尔沁镇农业技术员赵晓凯说。这个具有农家乐特色的“观光葡萄园”,还成功获得了自治区挂牌“星级休闲度假酒店”。 该旗农业局副局长李占清介绍:科右前旗去年设施农业年获利在1.6亿元以上,年生产蔬菜水果2—3万吨。科尔沁镇与乌兰浩特隔河相望,随着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的发展,科尔沁镇的大棚数量去年达到1100栋,其中开放采摘型大棚220栋,占到了全镇大棚总数的五分之一,所栽植的葡萄、油桃、草莓、甜瓜等优良瓜果品种成了响当当的地产蔬菜品牌,该旗农业部门还帮助菜农注册合作社、申请商标,提升全旗设施农业的档次,促进设施农业的发展,为广大农牧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
以上信息由园林景观设计编辑,公司网址http://www.cswyjg.com,深圳http://www.szwyjg.com,培训基地网址http://www.wyjgw.com |